院系风采
院系风采
位置: 院系风采
[观点]教育开放说 | 终身学习视域下农村教育与培训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
发布时间:2021-12-27     浏览次数:

“确保终身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近发布的《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报告中提到的为创建新的社会契约所需遵循的两项基本原则之一。在此背景下,农教中心教育开放说系列第三场对话将主题定为“终身学习视域下的农村教育与培训如何促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聚焦“终身”和“优质”这两个关键词。

 

本次对话由农教中心首席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李兴洲教授主持,邀请到河北师范大学徐莉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苑大勇副教授以及来自喀麦隆的北京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生王思莹(Grace Hulda)女士共同讨论以下五个问题:

 

1. 什么是终身教育体系?建构这个体系对于农村发展有什么意义,又对农村教育提出了什么新的要求?

2. 农村终身学习如何推动中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经验可以为世界各地农村终身学习提供哪些启发和思路?

3. 喀麦隆教育体系是什么样的,存在哪些问题,以及喀麦隆在推进终身教育体系上有哪些策略或路径?

4. 未来30年,农村教育图景将发生哪些变化?我们怎么样行动才能逐渐让这副图景从构想变成现实?

5. 落后地区的教育如何才能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农村教育与培训如何通过促进农村地区的人才培养来推动当地可持续发展?

 

01.什么是终身教育体系?建构这个体系对于农村发展有什么意义,又对农村教育提出了什么新的要求?

 

我们常把终身教育当作成人教育、或当成是学校教育加其他各类校外教育,这是一个理论上的认知偏差,但也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阶段,没有成人教育的发展,就很难去讲终身教育,但成人教育或学校教育加各类校外教育绝不是终身教育。在长达半个多世纪里,人们的认识还没有在终身教育本来的境界上实现统一,各种各样的理论误区影响着有效实践的推进,如果这是个不可越过的过程,那么终身教育发展到了在理论层面实现突破的关键节点了。这是徐莉教授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新报告下终身教育发展形势的一个看法。

 

至于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关系如何,她表示终身教育理论在构建的时候是以终身学习的充分展开、充分发展为前提的。此外,她强调终身教育应该超出以往各种囿于人类中心主义的人文主义主张,而转向从整个生物圈出发的思考视角,用“生态正义”做终身教育理论框架的底座。终身教育绝不简单只是一个形塑意义上的终身化过程,它是一场内到外的系统的升级换代过程,是一个整合的哲学概念,是与世界共存的新社会形态。我们需要在这种全新的框架下来讨论终身学习中的学什么、如何学、怎样学和在哪学,这是一场空前深刻的学习范式革命,是培养心智健全人的教育尝试。

 

建构这样理念下的终身教育体系,对新时代农村教育初中跨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新时代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提供了契机和可能,农村教育空间将由此转变为“一个正在形成的与乡村振兴同步的有生气的世界”,所有人和物都可以在创造多元世界的过程中做出贡献,乡村教育空间不再是寂静冷清的代名词,农村学生不再一心只向往城市。

 

苑大勇副教授结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5年的《反思教育》报告中谈及的教育是我们的共同利益,以及本次“教育的未来”报告提到的社会契约,认为,社会成员之间谋求共同利益而合作的默契,契约的起点是教育公共目的愿景,立足于包容、公平、合作、团结、集体责任与相互关联等原则,并由构建教育系统的基本与组织原则以及为了建立、维护和更新教育系统所需要做的工作组成。终身教育是一种社会的“公意”,契约的基本概念有很多硬性的法规政策对其进行框定,但不可忽略的是社会契约也有软性的一面,比如文化、社会习惯等,所以需要把终身学习作为影响每个人发展的一种社会文化,它是既是公共的利益,也是具有公共的意义。

 

02.农村终身学习如何推动中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经验可以为世界各地农村终身学习提供哪些启发和思路?

 

北京学习型城市与乡村

 

针对这一话题,苑大勇副教授从“顺其自然,水到渠成”,“国际视野,本土行动”以及“立足2030,展望2050”三个方面分享了自己在北京进行终身教育、农村教育实践的经历。

 

他提到很多教育创新是在整个国家改革大背景之下进行。教育的发展受到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教育的一切活动都要适应社会发展,为社会发展服务,这是教育发展的外部规律。经济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之后,才会考虑社会不均衡的问题,这是一个顺其自然的过程。终身教育发展的最初阶段,关注更多的是成人这个群体,而真正的终身教育则是“人人、时时、处处”的理念,当经济社会的发展到能够支撑教育的均衡一体化了,会有能力去设计针对每个群体不同发展阶段的教育项目,所以说这是一个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的过程。

 

第二个国际视野、本土行动。国际上提的比较多的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等,中国的朴素的看法是“活到老学到老”。如何把国际上流行的话语融入到中国的教育实践当中,做到具有学习的长度、深度和广度相融合,需要教育政策的研究者、实践者共同思考设计。

 

第三,新的报告是面向2050的,所以要有一个未来的、共同愿景的视角,要用终身学习的理念引领未来的发展,终身学习能够激发国家、社会、个人的巨大潜力,在制定面向2050年的教育政策时,应当将终身学习置于教育议程的核心位置。

 

京津冀协同

 

徐莉教授近些年致力于京津冀协同、雄安新区的发展研究中,她提到在比较研究了几个城市群后,比如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她找到了一个规律,不论是经济还是教育发展,协同区域推动有聚集和辐射两种效应。落差太大的时候,协调会走向反面,反而会把周边的优质资源往一个最好的地方聚集,而目前助推京津冀协同的雄安新区的一个可能潜在作用是均衡这种落差。因此,雄安新区面临的教育起步问题,同样需要在全新的框架下思考和探索终身教育体系构建问题。

 

与此同时,她提到我们原来的城乡教育一体化思路是,比如我们给农村提供好的老师、优质的课程,后来发现,当农村的教育质量跟城市越拉平的时候,离开农村的人也就越多。到底怎么样把农村教育和乡村振兴融合在一起,她提出重新建构一种新范式的教育模式,即情境化教育模式,让教育嵌入到农村的这种美丽的山水田园之中。对此,她介绍了目前正在雄安新区实施的终身学习视野下的“生活·实践”教育尝试。“生活·实践”教育的实施方式是“融合式”,即通过学科课程与生活课程,学校与社会、家庭、大自然等,进行多种方式的融合,完成对人的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这是周洪宇先生创新性发展“生活教育学”的理论创见,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学是其理论渊源,这与融入世界的新理念很一致。

 

03.教育体系是什么样的,存在哪些问题,以及喀麦隆在推进终身教育体系上有哪些策略或路径?

 

来自喀麦隆的王思莹女士表示在她的国家,终身学习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她借用了一位当地学者的理解:终身学习是指在整个人生中不断进行学习活动,目的是提高个人、公民、社会的知识和技能。

 

她从自己的视角分享并讨论了喀麦隆教育体系的一些问题和改进路径。当地教育体系的一大特点是分为英语和法语两大教学区域,由于英法两地区的教育体系不互通,课程内容和授课语言也完全不同。另外,喀麦隆教育面临的另外一个困境是缺乏本土化教育的内容,所使用的教材不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作为前法国殖民地,法语教学区使用的教材很多是法国的教材。对此,她表达了自己的担忧,终身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个体发展,以及通过个体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但是如果一个孩子不了解本民族、本国家的基本情况,他是没有办法很好的促进国家的发展,更何谈促进全球的发展。

 

在此次对话中,她还分享了喀麦隆教育体系中的一个亮点,在当地民众心中,普通中学和技术学校在地位上没有很大的差别,实际上很多人都愿意去技术学校,因为教学质量高、更好就业。

 

04.未来30年,农村教育图景将发生哪些变化?我们怎么样行动才能逐渐让这副图景从构想变成现实?

 

苑大勇副教授从理念、策略以及展望三个层面来看待这个问题。他强调要把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理念变成一个可以实现的、可以成为整个国家战略层面的理念。从农村教育这个角度来看,要从之前做的学习型城市转向学习型乡村。另外,让生态文明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广大农村落地开花。

 

第二,在策略层面上需要不同的机构相互去配合。一是要强化政府作为引导者的角色,应该从整个终身教育的理念出发,去了解各方的实际需求,并在政策、财经费等方面予以支持。二是要强调不同机构之间的协调者角色,终身教育可以人人、时时、处处发生。三是需求者,作为学习者个人,我们都有意识要不断的学习,需要把个人的需求转换成一个能够被社会、被政府、被相关的机构认同的这种实际的需求,同时还要更加强调个人的终身学习权利的保障。

 

第三个方面是展望2050年,苑教授提出我们要构建终身学习的文化。终身教育的实现,需要我们所有的人、机构、部门的密切配合,让终身学习成为人们社会生活当中的重要文化。

 

徐莉教授从乡村和城市的角度,谈论了人类与世界共生共存的角色关系,她表示如果我们改变以人类为中心的理念,把主客二元变成一元,促进相互理解,这样就能把城市里的工业化的色彩和乡村的自然田园风光式的这种艺术之美链接起来。对此,她认为挖掘本土元素的重要性,如重新思考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生活教育学”的新时代意义等。

 

在王思莹女士的想象中,未来的非洲是一个很发达的非洲,她觉得非洲国家应该不断提升人力资本,加速非洲经济增长、提高核心竞争力以及促进包容性发展。

 

05.落后地区的教育如何才能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农村教育与培训如何通过促进农村地区的人才培养来推动当地可持续发展?

 

李兴洲教授总结道,世界上大多数的国家还存在着城乡之间的差距,他认为在落后地区的教育改革发展过程当中必须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即摆脱工业社会发展的思维定向,转向可持续发展。采取跨越式发展,即一方面不破坏原来事物的整体结构,通过主动地避免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矛盾,降低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实现发展速度上的一种跨越;另一个方面强调信息化和数字化发展,因为数字时代能够打破空间的边界,充分地赋予每个人个性最大程度的发展。

 

从历史观来看,人类社会经历的四次技术革命为社会带来巨大成就的同时,深刻地塑造着全球的社会形态与格局分布,不同的技术革命之间的时间间隔在缩短,对社会形态的影响在加剧,也变革了个体对社会对整个世界思维的认知和感知。

 

第二个是场域观,要跨越城乡二元结构,这也是在人类发展过程当中一个长久制约着农村发展的问题。通过跨越发展和数字革命来消除城乡发展之间的鸿沟,实现城乡一体化。

 

第三是认知观,我们要认识到技术对人类认知和思维方式的改变,要学会使用技术,最终能够驾驭技术,通过技术的中介和应用,实现个体和社会的发展。

 

第四是生态观,在个体层面要促进人与技术技能的融合,帮助农村人口掌握特定的技术技能,实现个体技能的跨越发展。从社会层面来说,要推动技能社会的形成,为乡村社会的技术技能的跨越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展望未来,从新的发展理念出发,通过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不断推进和实现,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乡村会变得更加美好。

 

请点击链接回看第三场活动视频:https://inruled.bnu.edu.cn/zw/xxfw/xw/125231.html


本文转载自北京师范大学新闻网:https://news.bnu.edu.cn//zx/xzdt/1258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