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科研动态
位置: 科研动态
教育部发布会聚焦推进语言文字信息化发展
发布时间:2025-03-31     浏览次数:

3月31日下午,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深入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推进语言文字信息化发展情况。


1.jpg


2.jpg


发布会上,康震副校长介绍了北京师范大学创新应用大语言模型等语言文字信息技术情况。



探索大语言模型创新应用新范式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积极探索大语言模型赋能教育教学的关键举措和有效做法,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全方位建设关键领域语料库。北京师范大学建设了通用汉字全息数据库、《说文》学数字资源库、历代碑刻与手写文字属性资源库、甲骨文拓片资源库等专业数字资源库,研发了中华大字符集、甲骨文小篆字库与国际编码,创建了汉字全息资源应用系统、数字化《说文解字》研究与应用平台、历代碑刻与手写文字数字典藏系统等大型数字化平台,形成了具有创新性、专业性、权威性特点的语言文字学研究新局面。全流程自主研发大语言模型。依托文学院、国际中文教育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建设了系列大语言模型,特别是指导中国文字整理与规范研究中心发挥古籍整理智能化关键技术优势,仅使用1.8B(18亿)参数量,训练出理解力强、准确率高、应用场景丰富的“AI太炎”古汉语大语言模型。该模型坚持自主可控和安全可信的技术路线,支持字词释义、文白翻译、句读标点、用典分析等多种具有挑战性的文言文理解任务。截至目前,该模型已广泛应用于海内外学术科研、基础教育、编辑出版等多个行业领域。全融入打造智慧教育新生态。构建“五方协同、四维融合”的体系,推动制度建设、课程建设、教室建设、平台建设,着力打造数智化赋能教育教学新生态。探索数智化赋能教育教学新模式。学校“创新‘AI+’课堂教学智能评测”案例入选首批“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应用场景典型案例。深化自主开发平台应用。今年新学期,北京师范大学基于本地化部署DeepSeek—R1模型,利用本校培养方案、教学手册、教学大纲等高质量语料,为本硕博学生共计9958门课程自主研发了情景化的智能助教平台。


转载自: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微信号:jybxw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