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风采
院系风采
位置: 院系风采
[成果]地理科学学部傅伯杰院士团队揭示可持续发展目标间相互作用随可持续发展进程的非线性变化
发布时间:2022-03-29     浏览次数:

2022年3月24日,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傅伯杰院士团队在《自然-可持续发展》(Nature Sustainability)在线发表题为“Decoupling of SDGs followed by re-coupling a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ogresses”的论文,揭示了可持续发展目标间相互作用随可持续发展进程的非线性动态变化。

 

为了应对人类面临的贫困、不平等、气候变化、环境退化等全球挑战,联合国于2015年通过了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涵盖经济、社会、环境3个维度,是实现所有人更美好和更可持续未来的蓝图。SDGs间存在广泛的相互关联,一项目标的实现可能对其他目标产生正面促进(协同关系)或负面影响(权衡关系)。因此,理解SDGs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是全面实现SDGs的关键。当前研究主要关注不同SDGs之间的权衡协同关系、不同SDGs的相对重要程度以及不同类型国家SDGs相互作用的差异。关于SDGs相互作用的动态变化,特别是其如何随可持续发展进程变化的研究仍非常有限。

 

针对这一研究局限,傅伯杰院士团队应用网络分析方法,基于《可持续发展报告2020》发布的166个国家的SDGs数据,沿SDG指数梯度建立SDGs相互作用网络,进而分析相关网络指标、网络关键节点以及协同网络中SDGs聚类随可持续发展进程的变化,试图回答以下问题:(1)随着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提高,SDGs相互作用是否变化以及如何变化?(2)哪些SDGs与其他SDGs更相关,其联系如何随可持续发展水平变化?(3)哪些SDGs倾向于共同实现,这些聚类如何随可持续发展水平变化?

 

研究表明,随着可持续发展整体水平的提高,SDGs相互作用发生非线性变化,不同目标先解耦又重新耦合:在较低和较高的可持续发展水平上,SDGs之间的正负相关关系均较紧密,但在中等可持续发展水平上,相关关系较少,SDGs聚集成更孤立的正相关模块(图1)。

 

 

图1 网络指标及其随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变化

 

在SDGs相互作用非线性变化过程中,各SDGs在相互作用网络中的重要程度发生变化(图2)。在协同网络中,SDG 3“良好健康与福祉”、SDG 9“产业、创新和基础设施”、SDG 16“和平、正义与强大机构”和SDG 6“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一直起相对主导作用;SDG 4“优质教育”、SDG 1“无贫穷”和SDG 7“经济适用的清洁能源”在低可持续发展水平上较为重要;而SDG 8“体面工作和经济增长”和SDG 5“性别平等”在高可持续发展水平上较为重要。在权衡网络中,SDG 12“负责任消费和生产”和SDG 13“气候行动”通常与其他SDGs存在权衡,特别是在高可持续发展水平上;而SDG 15“陆地生物”以及SDG 14“水下生物”在低可持续发展水平上与其他SDGs负向联系较多。

 

 

图2 各SDGs连通性随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变化

 

协同网络中SDGs聚类随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变化也反映了SDGs先解耦又重新耦合的过程(图3)。根据目标之间的正向联系,17项SDGs在低可持续发展水平上可以分为3个聚类模块,分别体现了社会经济SDGs、环境SDGs和SDG 17“促进目标实现的伙伴关系”。随着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提高,这些模块分裂成更多更小的模块,网络的模块度增加。而在高可持续发展水平上,13个SDGs重新聚合成更大的模块,只剩下SDG 14、SDG 17、SDGs 12和13与之分离。

 

 

图3 协同网络中SDGs聚类随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变化

 

研究通过揭示SDGs相互作用随可持续发展进程的非线性变化,可以确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转型阶段,明确不同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国家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深入理解可持续发展进程的基础上,为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指明具体的行动方向,以在2030年前实现尽可能多的SDGs。研究强调分析SDGs相互作用动态变化的必要性,也为在不同尺度下开展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武旭同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傅伯杰院士为通讯作者。论文合作者包括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王帅教授和博士生宋爽、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刘建国教授和博士生李英杰、香港大学助理教授许振赐博士、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尉永平教授。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等项目的支持。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893-022-00868-x


 


本文转载自北京师范大学新闻网:https://news.bnu.edu.cn//zx/xzdt/127006.htm